新闻中心
走近湿地:第25个世界湿地日
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殊景观生态系统,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。关于湿地的定义有许多种,目前,国际公认的湿地定义是《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》(简称《湿地公约》)的定义,即: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,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、泥炭地或水域地带,静止或流动,淡水、半咸水、咸水体,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。
《湿地公约》于1971年2月2日由18国代表签署,已成为湿地保护及其资源合理利用的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框架。为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,1996年《湿地公约》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,从1997年起,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。目的是希望各级政府机构、组织和广大有识之士利用一切机会,开展各种保护与宣传活动,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与效益的认识,促进湿地资源的更好保护与合理利用。2021年2月2日是第25个“世界湿地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湿地与水 同生命 互相依”。
湿地之国
据统计,中国湿地面积约6594万公顷(不包括江河、池塘等),占世界湿地的10%,位居亚洲第1位,世界第四位,面积辽阔,分布广泛,类型繁多,从寒温带到热带,从沿海到内陆,从平原到高原山区均有分布,涵盖了《湿地公约》列出的全部湿地类型,另外还包括了我国独有的青藏高原湿地,共三大类38种,其中许多湿地具有国际重要价值。
湿地的效益
湿地以其蕴含的丰富资源滋养了中华文明。湿地中的土壤含有高腐殖质和充足的水分,能够为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﹑繁育提供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环境。从远古开始,我国人民就针对各类型湿地进行大规模的开垦、开发,种植水稻、莲藕等产品,采集鱼类、贝类、芦苇、木材等产品,获得了丰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。以水稻种植为例,截至2000年全国稻田总面积已达3446.67×104hm2,稻米产量达粮食总产量的2/5。
除经济效益外,湿地更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,在维持生态平衡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、蓄洪防旱.降解污染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。据初步调查统计,全国内陆湿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种,高等动物有1500种;海岸湿地生物物种约有8200种,其中植物5000种、动物3200种。在湿地物种中,淡水鱼类有770多种,鸟类300余种。这些物种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,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。
湿地与水
水是湿地的基本特征之一。在《湿地公约》列出的湿地类型中,河流溪流﹑潮下浅水区域、河口水域﹑沼泽﹑湖泊﹑池塘、水渠﹑水库等,它们都是湿地重要的水资源,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我国湿地蕴藏了丰富的水资源。目前,我国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河流有5 ×104多条,1 000 km2以上河流1580条 ,超过1×10+ km2的河流79条,为水运提供便利条件。湖泊面积在1km2以上有2350个,总贮水量约6500×103m3。我国淡水湖泊总贮水量为2260 ×108m3,是我国饮用水的主要来源。另外,我国海域辽阔﹑海岸带较长,为人民生活提供重要的鱼虾等海产品。湿地水资源还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﹑调节洪水﹑涵养水源﹑净化水质﹑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﹑防止或减轻对海岸线河口湾和江河岸侵蚀等功用。
湿地修复
由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压力,我国长期存在对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,湿地围垦、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、湿地环境污染、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问题对湿地系统造成了难以逆转的破坏。作为湿地大国,我国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成效如何,直接影响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。
近年来,我国针对湿地保护与修复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。1992年,我国加入了《湿地公约》,成为该公约组织的第67个成员国。2003年国务院批准的《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(2002-2030年)》,是全国湿地保护修复政策的重要开端。随后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湿地修复修复政策,不断构建和完善湿地保护与建设体系,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,开展湿地调查监测,积极履行《湿地公约》、拓展国际合作交流,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,全面强化湿地保护管理工作。
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,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效,自2013年在全国各地建设湿地公园以来,国家湿地公园数量不断增长,截止2019年末,我国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合计528个,预计到2022年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将新增逾千个。同时湿地保护标准化工作也稳步推进,发布了《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(LY/T 1755-2008)》等一系列公园建设标准。同时针对自然型湿地工程的规范化管理、维护工作的《内陆自然型湿地修复与重建技术导则》标准即将发布。